找到相关内容1332篇,用时7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永明禅师禅净融合思想研究

    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》,《大正藏》册48。  唐·裴休集  《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》,《大正藏》册48。  唐·宗密  《禅源诸诠集都序》,《大正藏》册48。  唐·玄觉  《永嘉集》,《大正藏》册...

    王凤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112363441.html
  • 由儒佛的情绪观论情感教育

    ) 。台北:新文丰。  (唐)释法海撰、丁福保注:六祖坛经笺注。台北:文津。  (唐)玄觉:永嘉真觉大师证道歌 (舒州沙门彦琪注) 。出版者不详。  (唐)普光撰:百法明门论疏 (二卷) 。收录于“...

    陈雪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3263680.html
  • 禅悟与园林欣赏

    称的玄觉禅师曾说:“三界无别法,唯是一心作,当知心是万法之本也。”他获悟后在《永嘉证道歌》中说道:“法自觉了无一物,本源自性天真佛。”觉悟佛法并非发现了某一外在事物或明白了什么抽象道理,而只是体会到了...与迷者大相径庭。  所以说禅悟心态中的愉悦,不是基督教信徒那种灵魂面对上帝时的迷狂般的虔诚,也没有那种庄严的敬畏之情。禅悟的心态却是一种宁静淡泊的内心恬和、超尘脱俗的自在安乐。正如永嘉玄觉禅师所云: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90063897.html
  • 禅境与诗情(1)

    住为本,念想相续为业识根、生死本,离道较远,何能开悟?故永嘉大师说:“损法财,灭功德,莫不由此心意识。”奉劝公案专家们“莫以闲学解,埋没祖师心。”  有一天,广主刘王下诏专请云门及其他善知识数人到王府...

    李杏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5064012.html
  • 禅宗境界哲学的知识意义——《景德传灯录》中禅宗公案的比较研究

    只是一种抄袭的表态,这是抄袭永嘉玄觉禅师初见六祖时的故作威仪,一到石头禅堂即以考问者姿态促人见性,事实上,一切禅师间之语言对答皆为一当下心境施设的对应,当下之电光石闪都是一种创造,任何后学者可以作为...

    杜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5664018.html
  • 从《洛阳伽蓝记》看北魏佛教

    出家者更为鲜有。魏晋时期,佛教逐渐流传,随着佛经翻译的增加,佛教的学说渐渐被阐述。到北魏时期则佛教大励,杨街之言:   至于晋室永嘉,唯有寺四十二所。逮皇魏受图,   光宅嵩洛,笃信弥繁,法教愈盛。...

    业露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15264074.html
  • 禅风.学风.文风

    摆脱文字桎梏、反对耽于名相的“革新”精神,接近平民,颇能取得人们的信仰。  大鉴慧能以不识一字的赁舂人,传受五祖衣钵。门下五大宗匠:青原行思、南岳怀让、菏泽神会、永嘉玄觉、南阳慧忠。就中以南岳怀让——...

    苏渊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5164135.html
  • 禅诗与禅

    无挂无碍。而王维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,他的“任性”还是一种被其业力牵引的一种不自由状态。后“性”是指禅宗所谓的“明心见性”的“性”。只有明心见性,转识成智,才能如永嘉禅师在《证道歌》中所说的:“行亦禅,坐...

    秦团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5364138.html
  • 大方广佛华严经解题

    元年至晋怀帝永嘉末年(西元二八O至三二一年) ,清信士聂道真译有净行品。别译之诸菩萨求佛本业经一卷。费长房、贤首说另译有菩萨本愿行品一卷。智升则说是别生抄经故应排除。菩萨十道地经,贤首说:似是十住经...

    今津洪岳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2864170.html
  • “道”与“心”--小论庄子与禅宗的共通之

    淋漓尽致:“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。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间好时节。”  永嘉禅师曾言:“忘缘之后寂寂,灵知之性历历,无记昏昧昭昭,契真本空皎皎,惺惺寂寂是,无记寂寂非;寂寂惺惺是,乱想惺惺非。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1464218.html